(一)、在传播方式上,建议政府设立集中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大力吸收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专家加入到该机构,而政府则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为该机构提供保证.这种专门机构不依赖于任何一种电台、报社、电视台、杂志等媒体机构,不直接受媒体的支配,与媒体保持平等互助关系.这种机构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公关策略、形象设计、策划政府公关活动等,让这些专家和学者作为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的参谋以及方针政策的策划者,并能与内外公众进行双向沟通.二战后,随着各国政府公关意识的普遍加强,一些国家政府内部包括政府各部门内部相继设立了规模不等、名称各异的专门负贡处理公共关系事务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对于提高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并进而对政府各方面的工作都起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中,几乎各政府部门都设立有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在我国,各级政府内部大多尚未建立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分别是由其它一些职能部门如新闻、宣传、信访、调研等机构来完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这种局面同形势的发展显得不相适应。所以,从长远来看,政府内部设置专职的公共关系机构,配备专门齐全的公共关系专业人员,成为一种必然。 在传播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特别是涉及中国自身的新闻,应尽可能做到由中国自己的传媒最先播放。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是政府在新闻传播媒介开办的一个新闻评述性节目。它充分利用了大众设置议题的功能,对国际国内阶令具有重大的有新闻价值的话题进行深度的评述报道。『1』王孟钧;建筑市场信用机制与制度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P22往往能够产生强大的舆论影响效果.公众从中不仅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态度和舆论导向,也看到了党和政府的立场和行政意向。“焦点访谈 为中央政府创造的公关效应是十分成功的。该节目对中国社会中种种黑暗事件和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为中央政府树立了励精图治、打击腐败、整治官僚作为、为民谋利益的形象,表示了中央政府依怯治国的坚定决心.“焦点访谈 还对优秀人物和先进单位进行了深度介绍,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社会的光明前景。当然,光靠一个“焦点访谈 节目并不能主导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的所有方面。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在传播沟通方面发挥的公关效应,树立政府的优秀形象,建立和维护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充分发挥我国领导者、驻外交使馆及驻国际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作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领导者的形象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在四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包括一些领导者在政府形象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再加上西方公众与中国相互交柱中存在的渠道不畅或某种障碍,使国外公众,特别是西方公众,对中国的认识产生极大的偏差。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公共关系在中国越来越得到重视,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的设计。江泽民主席在美国的成功访问给美国人民留下了平易近人、充有活力、锐意进取的中国领导人的形象。国家领导人对外国公众对该国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驻外机构及驻国际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对国外的公众亦有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因为,在他们工作所在地的公众眼中,他们就是该国形象的代言人。 (三)、大力加强现代化科技成果的运用,建议更加重视互联网络和卫星电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把大量真实信息和意图直接提供给国外公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相互文件的渠道得以畅通。在互联网上是没有国界之分的,信息的传送速度非常快,并且范围很广,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信息和宣传的材料通过网络传送到世界各地,使广大国际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四)、在传播的内容上,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中国形象主要要素的宣传和介绍。在政治上,应加大宣传中国“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失掉 .在经济上,我们在宣传中国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应强调中国经济的不足和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因为对于作为认知者的国际社会公众而言,双面传播的效果往往比单面传播的效果更佳。『2』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政府与公民双向回应的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P34 在军事上,针对西方宣称的“中同军事威胁 论,我们应提供必要的证据加以驳斥。在文化上,要进步加强文化交流,把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介绍给国际社会,重点把中华文化中崇尚和平、讲究礼仪。不尚暴力.以德服 人的内容介绍给西方社会。 2、对干政府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如腐败、官僚主义等应当用于承认,决不回避,在下大力气抓治理的同时,应及时介绍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从政府形象本身来看,腐败的滋长蔓延使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腐蚀了政府的肌肤,扭曲资源配置,破坏民主法制,并对众利益和心理产生最直接的伤害.对此问题,政府不应掩饰,不能回避.政府要大力开展反腐败的斗争,客观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积极查处大案要案,及时将政府的措施和查处的情况公之于众,不姑息不迁就,以诚恳的态度,重新取信干民.在现在这个时代,由于观念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动和通讯、传媒的发达,社会公众对政府廉洁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政府公共关系学角度来看,政府要树立道德上的廉洁形象,强化政府的公仆角色,明确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还要树立行为上的廉洁形象,政府用行动告诉公众:中国的反腐败已不是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而是落到实处,以行为输出政府的廉洁形象.当然,重要的还有要树立制度上的廉洁形象,反贪局的成立,对接受礼品、申请财产的规定,已经表明了中国的反腐败逐步走向制度化建设.政府要通过实际行动,让公众知道,以制度惩治腐败是行之有效的,中国政府是有能力去医治腐败的。 新时期中国政府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成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内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固政府对社会的粘合能力和整合能力,这样就对政府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至今日,中国政府的形象质量已经成为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今的国际环境之中,必须运用政府公共关系手段全面的塑造和改善自己的形象,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唐燕凌,姜国刚.公共关系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郑砚农.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J].数字财富, 2004(10). [3]肖赛兰.论企业发展与危机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4(9). [4]左小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J].思想战线, 2008.01 [5]欧子艳.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6]何水,蓝李焰.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出路——一个宏观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01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