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政管理原创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下载
|
行政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原创论文
|
行政管理开题报告
|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论文 →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论文
现成论文 →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
当前位置:
行政管理论文网
->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XCLW105777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1、概述
2、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
3、教育局均衡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4、教育均衡化发展必定能实现
内 容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显著,但发展的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面对现实,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研究探讨教育的均衡发展。三十年教育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前提是需要探讨解决一些重大的带有决定性、导向性的问题。只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花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那么,目前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一定能得到改观,老百姓所期盼的子女接受公平公正的优质教育的愿景定能如愿以偿。
一、概 述
教育改革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一个重大课题。三十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发了众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法律法规,用以指导教育改革。应该说,三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教育改革是基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大背景下的改革,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它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渐变的过程,作为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当我们的经济基础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公平公正的优质教育的时候,提出过高的改革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多年来,我们将有限的可支配财力用于普及低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集中一部分财力办好部分学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客观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推动力不断增强,为人民群众提供公正公平的教育已出现了希望的曙光。因此,提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适宜的,可行的。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必须。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
有专家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依法保障公民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也有专家说: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地把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学校扶上去,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均等,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从而实现教育的高层次整体发展。
三、教育局均衡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家们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却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问题。但首要的是要探讨解决宏观方面的问题,花大力气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
首先我们应该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教育的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现实表明,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表现于反映教育数量特征的结构、布局的不平衡,也表现于反映教育质量特征的绩效、结果的不平衡,还表现于反映教育运动状态特征的速度和规模的不平衡。从数量特征来看,我国农村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优质学校短缺。从质量特征来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从运动状态特征来看,农村学校经济资源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办学规模较小。很明显,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的教育状况形成了普遍的、强烈的反差。
面对这样的现实,还是用过去的一套办法,去进行改革,哪怕是提出一些新的说法,恐怕也只会是穿新鞋走老路。三十年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不可否认,但择校风愈演愈烈等问题也警示我们,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艰难。须知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保障的。用均衡发展来解决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别和差距,需要有一些必要的保障。首要的前提是经济的高度发展,同时需要人们,尤其是执政者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以及影响人们就学择业的用人体制的不断完善,政策舆论的正确导向。只有在这些重大问题得到充分的探讨研究、得到切实的解决,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仍处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不均衡,即使在同一地区也同样存在着不均衡。因此,首现要解决的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有效措施,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加快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断壮大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为是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要的有力的保障。经济发展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于不发达地区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外,还应该通过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增强扶持力度,帮助实现均衡发展。而发达地区可采用转移支付等形式给予支持来提升这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能力。
在解决经济支撑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执政者对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认识尤为重要。有些地区改革开发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可用财力迅速增长,可是仍对基础教育吝于投入,认为是财政的重大负担。究其原因就是当政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中央对教育的重视,如何变为地方各级政府的认识,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教育外,一定要立法,把对教育的投入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定,通过法治解决问题。
我国教育、用人体制方面的不完善影响教育均衡发展,这是老百姓的普遍认识。高等学校的盲目扩张,数量增加,质量下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用人单位的择选标准,促使老百姓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挤进优质名牌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一概如此。迎合这种需求,优质学校更优,弱势学校更弱,加大了教育的不均衡。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但真正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却少了,这种反差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程度。因此,改革高校的办学体制,根据国情,适度发展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等院校,把它做大做强;规模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校,把它做全做强,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基础教育在区域内要力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老百姓认可、满意。值得重视的是办好高等师范院校的问题。自从师范生自费不包分配后,师范院校已很难招收到一流的学生,优质教师的培养从起点上就先天不足。教师的培养同样是百年大计,不可掉以轻心。一番折腾恐怕要影响几代学子,这可不是小事。师范院校应该实行免费择优定向分配的机制。
四、教育均衡化发展必定能实现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太多,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地在进行探讨研究,制定发展的纲要,加上教育改革进行了三十多年,有经验也有教训,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大有希望的。当我们切实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那么,目前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一定能得到改观,老百姓所期盼的子女接受公平公正的优质教育的愿景定能如愿以偿。
参 考 文 献
1、李志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李振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探析》 教育与职业,2006年29期
3、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刘春峰《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郑新蓉《我国公共教育制度与教育均衡化发展》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抓好教育系统信访工作的思考对..
下一篇
: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Tags:
我国
城乡
教育
均衡
发展
问题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行政管理原创论文
行政管理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免费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下载
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原创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