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革录用制度
改革现行的录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录用选拔的形式进行改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委任制、选任制、考任制的形式的录用人数占绝大多数。而对一些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位,通过上述三种方式难以找到“人适其职”,可以试行武汉市2004年8月的对专业技术岗位采取聘任制的作法,扩大从“侧面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范围。(2)转变录用选拔的指导思想,由重学历向重能力的“能力主义”转变。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的范围,解除区域限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的限制,让成人高校毕业生以及自考生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更能推动目前“穷国办大教育”的目标实现,促进“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增强制度的合法性基础。(3)录用考试应彻底从资格考试向选拔考试转变,提高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导向。
5、改革薪酬制度、建立功绩制
公务员薪酬制度一般包括工资制度、津贴制度和福利制度。从我国目前状况来说,内陆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水平明显偏低,而津贴与福利水平各单位、各部门不一。各种补贴、津贴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公开、不透明。
本文认为,可以适当地提高公务员的基本工资,但要依据整个国家的工资水平而定,应略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不能完全参照企业的一般管理人员的标准,这是因为公务员职业在其它方面(如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地位等)有其自身的优势。至于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要纳入财政管理体制中去,对于津贴与福利则应主要用于激励公务员努力工作,要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 转化。
功绩制[即政府应该选用那些拥有最佳的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和能力(abilities)的雇员,简称KSA]的人才评判标准是“能力本位”。它提倡通过合理合法的竞争获取需要的资源,以实力决定输赢。中央政府应大力提倡功绩制,取代以权力划分资源,以等级、身份、门第和关系进行人才评价的价值观,藉此改变公务员的用人机制,为人才实现其价值创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推行功绩制原则,有利于形成公务员内部的竞争环境,“有能者上,无能者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使公务员“出口”的扩大,为吸纳更为优秀的人才创造前提。
发展公务员考任制度的目标是为了选拔真正符合政府管理需求的优秀人才,以充实到政府各部门中去,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推动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考任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发挥其功效,相关的公务员制度乃至整个政治制度的设计与改革对其均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发展我国公务员考任制的同时,其它的制度也应该适时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和综合效应,最大限度的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二) 我国公务员考任制度的未来展望
今天,我们开始为我们的公务员制度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喜悦。我们对今天的考任制所蕴含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倾注了美好的向往,我们甚至有些固执的认为,唯有考任制才不失公正之精神。的确,考任制为我们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人开辟了一条实现政治抱负的光明大道。但是,对于那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来说,考任制只是他们心中的一道绚丽的梦幻。可以说,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立发展与政治上的可行性标准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一项制度的建立,高层政治头面人物的推动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说政治上层的推动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公务员制度亦是如此。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仍缺乏足够的政治支持,而这一切均来自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理念。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它涉及到传统的国家干部与社会中想通过公平竞争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群众之间的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这一点也正是贯彻公务员制度的最大阻力之所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家干部向公务员身份过渡是被动发展的一面,在这里,政治为了政府工作的稳定进行了妥协,保证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却也损害了公务员制度的竞争精神。而且,选拔到了优秀的人才并不代表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合理的用人机制等也是重要方面,而用人制度以及其它相关制度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造就。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7/8/8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国外公务员制度研究(七)......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7/8/8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