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学科,因此塑造企业形象一定要科学。要以公共关系学科为基础,广泛运用其他学科提供的理论方法,为塑造企业形象服务。企业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生存和发展始终是企业的首要问题,虚假的企业形象对企业没有一点好处,因此我们要使企业的内在素质和企业外在形象协调发展。
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做到企业内在素质和企业外在形象要高度统一,并且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形象定位。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表现与特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客观反映,它包括企业内在的精神和企业外在的标志两部分。企业形象是以企业高质量产品,细致周到服务为基础的企业理念和行为,并且是在较长时间里的凝结。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要避免单纯宣传的倾向。现在社会上有的企业不是想方设法从实际工作出发,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在工作漏洞百出的情况下,奢谈树立企业形象。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扎实过硬的基础工作,单凭通过宣传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是不会成为成功的企业形象的。因此,不仅要塑造良好企业形象,还要塑造企业富有个性的形象定位。我们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是对企业形象的定位不知所措。对本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评估缺乏有效的标准。企业形象的定位做得不好,同类企业大同小异,不利于人们识别。其次,企业形象是一个动态的战略问题,需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是涉及企业整体战略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不间断的过程。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塑造企业形象不容易,保持一个企业的良好形象也同保持财富那样不容易,企业形象也要不断的发展。再次,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条件。要把企业形象树立在社会广大公众的心里,必须想方设法争取公众的广泛参与。现在企业在塑造自身形象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公关活动就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很少考虑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意图认同有多少。企业在塑造自身形象中一定要克服这个缺陷。企业必须想方设法使企业形象达到有口皆碑的境界。公关就是征服人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从公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要努力让公众满意。最后,要特别注重企业领导形象的塑造。原因有二:一是在我国现阶段,一个高素质的企业领导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的兴旺发达系与领导一身。二是据世界著名的博雅公关公司调查的结论,领导个人的形象占组织40%的形象,企业领导的形象在企业形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销售问题的解决办法。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今天能够引起了社会的重新重视,这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必然的结果。急功近利的经济追求及其运作机制,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而形成瓶颈,严重地扼制了我们的经济命脉,到了非打破不可的地步。欺诈行为,信任危机并不始于商界,然而却借助经济大潮,迅速地弥漫于整个社会,毒化了我们的社会生活。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都将面临着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一流企业平等对话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建立诚信这样一种环境,让诚信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让不讲诚信者付出更大的代价,直至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要完善诚信体制中的种种问题,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注三)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亟待建立与健全规范化的信用体系。当企业和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社会共享的信息,当任何不诚信的行为都会依照法律或规定受到严厉的惩戒时,企业或企业家的市场行为就会变成“无限连续的交易博弈”,从而增加其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使其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博弈中自觉地倾向于诚信和自律。同时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要求就是诚信。为在市场经济求生存并进而求发展,就必须遵守这一竞争的规则,这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行为。
值得强调的是,在建立与健全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将建设统一的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当然,诚信不完全是一个经济范畴,它更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范畴。就本质而言,人们更是出于心理需要而坚守诚信,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注四)。从社会心理范畴去观察,诚信的状况自然就与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大众共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等,引导人们诚信自律,修复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及其处理与社会利益关系上的不和谐“杂音”。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今企业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被逐步暴露出来。如何搞好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我自己所在的公司,由于是一家小型的私营企业,目前严重存在上述问题。对于危机处理的意识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往往都是等问题发生之后才来亡羊补牢。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对所发生的问题没有主动权,经常是被其他公司牵着鼻子走,这样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并在不同时期给企业带来过不同程度的损失。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没有正确的树立企业形象的意识。认为企业形象不重要,销售才是公司的重中之重。试想,如果正确的树立好企业形象,那么销售工作是不是可以在良好的企业形象中更多的打胜仗了呢?企业形象不是简单的建建网站,立立名牌,做做广告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企业的后盾,企业谈何生存?谈何发展?谈何立于不败之地呢?对于销售工作中的诚信问题,我觉得我们公司基本上做到严谨守约,既不会对客户夸大产品功能,也不会漫天要价。但也不得不承认,与客户日常交往中,同样存在着和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企业相同的问题,诸如请客、回扣等问题的发生。以小见大,在企业中暴露出来的危机处理、企业形象、诚信销售等这些问题,使我们意识到我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因此,对于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来说,既要树立正确的企业危机意识,还要运用科学的公关知识维护企业形象、建立诚信销售;同时又要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护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性,合法地保护组织利益。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要走出去,与世界接轨打造知名的国际品牌,只要这样,企业才会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注一: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公关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第3页
注二: 老子:<<道德经>>
注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家文件)
注四: <<三字经>>
参考文献:
1. 郭海鹰: <<与公关高手过招>>,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一版
2. 周安华 苗晋平: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3. 郭芳芳: <<公共关系教程>>,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
4. 王乐夫: <<公共关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一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